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家禽消化系统疾病占发病率的50% 以上,特别是夏秋两季多发。虽然现在已经步入秋天的季节,养殖场仍然面临空气湿度和温差变化较大的局面,况且真正的高温大概到了9月份才会逐渐开始结束,这就容易导致鸡的肠道菌群失调,从而细菌性疾病及霉菌病高发;同时经历过夏季高温应激后,发生过腹泻的鸡群,肠道比较脆弱,采食量上升后,肠道压力增加形成肠炎。因此对于养鸡人来说,不仅要知晓入秋后影响鸡群肠道健康的常见高危因素,还要做好相关的应对措施;如此这样做好鸡肠道疾病的防控工作,才能保护家禽健康、提高养殖生产效益。
①饲料。所谓病从口入,影响鸡肠道菌群的最大因素就是饲料。高温高湿季节,饲料储存不当,易发生霉变,产生霉菌毒素,鸡群采食这类饲料会发生霉菌毒素中毒;另外高温易使饲料氧化变质,鸡群采食这类饲料后会直接影响到鸡群消化道内环境的稳定。
②水质。水质和水线管理对鸡群的长期肠道健康和生产性能至关重要。现在的地下水污染,大肠杆菌超标等都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因为夏季和秋天的温度高,同样会造成喝水量增多,引起拉稀,造成肠粘膜脱落,此时不加以分辨的话,很容易当成肠炎和球虫病治疗
③育雏条件。雏鸡在第一周,肠道会迅速成熟,因此,提供最佳的孵化条件对于确保肠道组织、免疫系统和微生物群的最佳发育至关重要。同时尽早获得水和料至关重要。雏鸡刚来,没有能及时地摄入食物和水,就会被淘汰。
④生物安全。如果鸡舍消毒程序不当以及生物安全措施不合理,鸡群可能会接触到对肠道健康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的病原体。比如夏、秋两季鸡群常见的肠道病就是肠炎,主要病原有小肠球场、霉菌、大肠杆菌、梭菌等,病原以损伤肠粘膜引起肠道发炎出血,出现血便、肉样便、酱油色便等,同时病原分泌毒素,造成肠毒血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大大降低养殖效益。
⑤高风险期。在蛋鸡生产过程中,鸡群有时会面临风险,例如在更换饲料或接种疫苗期间。在这些时期,肠道微生物群可能会波动,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管理不善,可能会发生菌群失调。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在更改饲料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鸡过料,拉稀等表现。
⑥环境条件。控制好温度和通风,达到最佳环境条件将促进肠道健康。进入秋季,昼夜温差增大,尽量减少因外界气温突然变化而对母鸡的影响;另外,秋季雨水多,湿度大,舍内空气潮湿、污浊,各种病源微生物易生长繁殖,诱发肠道传染病。
1、加强饲养管理,勤换垫料,降低饲养密度减少各种应激。饲料中应长期拌入脱霉剂,防治饲料发霉,禁止使用霉变饲料;另外要及时空槽,可降低饲料被污染的几率,防止病从口入。
2、秋季日照时间渐短,采食量是否可以满足育雏、育成鸡的需要,可根据每周体重增幅情况适当调整喂料量和饲料配方;适当的添加饲料蛋白和维生素,除此之外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植物提取物,健肠道促消化,改善饲料的消化和吸收。
3、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粪便;特别是饲槽、饮水器要定期消毒,每天检查水线压力,防止跑冒滴漏;保持鸡舍内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尤其在高湿天气,最好增加风机数量。
4、平时做好各种寄生虫的预防(如绦虫、球虫),饲料中定期添加驱虫药物,以维持菌群平衡。给予适量的维生素、鱼肝油、植物精油等营养产品,有助于鸡的生长发育增强抗病力。
5、合理使用功能性饲料添加剂也有助于调理肠道健康。饲料中添加酸化剂可以适当降低鸡肠道内的pH值,抑制病原菌的增殖,加强营养物质吸收;添加植物精油不仅能够抑制鸡肠道内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还可刺激肠道绒毛发育,改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鸡的生产性能;另外,饲料中添加天然中草药,可发挥安神镇静、健胃促消化、驱虫保健等药理作用,同时有利于鸡群免疫力的提高。
养鸡就是养肠道,只有综合性的防治,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鸡群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图片源于网络)
文/马士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