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植物精油防霉剂对玉米霉菌 及真菌毒素的控制效果
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广泛应用于我国饲料工业、食品工业,但玉米籽粒不同于其他粮食作物,容易发生霉变,极易发生酸败。玉米储藏中常采用防霉措施,由最初的臭氧防霉、磷化铝熏蒸防霉,到近年来的有机酸防霉等,均存在以下负面效应:1)有化学毒性残留;2)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3)容易使粮食中真菌产生抗性,因此有必要寻求更加安全可靠的新型绿色防霉剂。植物精油作为一种玉米储藏中的天然防霉剂,具有天然、无毒、较强的抑菌特性和环境友好等优点,且在抑制霉菌生长及产毒方面效果理想,可考虑选用复合植物精油进行玉米防霉。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复合精油防霉剂对玉米霉菌及真菌毒素的控制效果》文章中,考察了在自然条件下储藏360d精油处理对玉米的防霉效果,对比了丙酸和复合植物精油(按照体积比为3:3:2:2的比例复配肉桂醛∶柠檬醛∶丁香酚∶薄荷醇)对玉米储存时霉变反应的控制效果。结果显示,精油组对霉菌的抑制率达到89.0%,显著高于丙酸组(71.7%);精油组对黄曲霉、镰刀菌的抑制效果最显著,240d时对2种菌的抑制率分别为99.4%和100.0%,高于丙酸组的抑制率82.6%和100.0%。储藏240d时,空白组黄曲霉毒素B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含量最大,精油组对2种毒素的抑制率分别为90.6%和66.0%。

精油组能够保持玉米正常发芽能力,储藏360d后玉米发芽率仍能达到85.0%,而空白组和丙酸组发芽率分别为61.3%和25.8%;精油组能够抑制玉米酸败,储藏360d后脂肪酸值为35.2 mg KOH·100g-1,为空白组的57.4%。


从近年来我国真菌毒素污染调查结果来看,当前玉米中污染范围广、含量高、毒性强、危害大的真菌毒素是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赤霉烯酮(ZEN)和黄曲霉素B1(AFB1),且污染风险不断增加。该研究结果也证实玉米储藏过程中污染的真菌毒素主要为DON、ZEN和AFB1,其中DON和ZEN主要由镰刀菌产生,AFB1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这两类霉菌也是玉米储藏过程中污染的主要霉菌类型,由此可见玉米受真菌毒素污染情况与受霉菌污染情况高度一致。该试验中,与空白组、丙酸组相比,玉米储藏后期精油组AFB1和ZEN含量的降低趋势更为显著,进一步证实了精油在抑制真菌毒素产生的同时,具有降解AFB1和ZEN等真菌毒素的能力。

在玉米的常规储藏过程中,玉米的脂肪酸值逐渐升高,发芽率不断降低,主要是因为玉米受霉菌污染,霉菌生长代谢导致玉米发霉变质、脂肪酸值升高、发芽率降低;同时玉米在储藏过程中更容易生虫,虫蚀破坏了玉米的胚芽结构,导致玉米发芽率降低。而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丙酸组玉米发芽率下降更为严重,储藏360d时发芽率仅为25.8%,几乎完全失去种用属性,这可能是因为丙酸在玉米表面形成一层气膜,隔绝了玉米与外界的接触,严重抑制了玉米的生理活性。复合植物精油防霉剂可显著抑制玉米脂肪酸值的升高和发芽率的降低,储藏360d时玉米脂肪酸值仅为35.18 mg KOH·100-1,发芽率仍能保持在85.0%以上,表明复合精油在保持玉米品质、防止劣变方面优于丙酸。

复合精油防霉剂用于玉米储藏可有效抑制霉菌生长和真菌毒素的产生,显著抑制玉米脂肪酸值的升高和发芽率的降低,保持玉米品质、阻控劣变,复合精油防霉剂在用量仅为丙酸1/10的情况下,其应用效果全面显著优于丙酸防霉剂。因此,复合植物精油防霉剂是一种高效、优质的防霉剂,可广泛用于玉米、小麦、稻米、花生、饲料等农产品的储藏防霉、保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