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Technology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广州市信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 020-82102062
传真: 020-87433384
邮箱: gz_xinnong@163.com
地址: 广州市黄埔区瑞和路39号纳金科技产业园H6座北塔8楼
技术讲堂/ Technical School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技术中心 > 技术讲堂
非洲猪瘟!防控?疫苗?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 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 引起猪的一种广泛出血性高度接触性疫病,最急性和急性型感染死亡率高达100%从目前ASF 全球流行态势及世界各国防控经验来看,我国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急需安全有效的疫苗用于防控该病。

 


1、非洲猪瘟病毒
 
        ASFV 是非洲猪瘟相关病毒科(Asfarviridae) 非洲猪瘟病毒属(Asfivirus) 的唯一成员,也是唯一虫媒DNA 病毒。ASFV 电子显微镜检测结果如图A 所示,外形似正六边形,直径约200 nm。病毒粒子(图B) 主要由病毒基因组(Genome)、内核心壳(Core shell)、内膜(Inner envelope)、衣壳(Capsid) 和囊膜(External envelope) 五部分组成。ASFV 耐低温,但对高温敏感,不同温度条件下存活时间不同:56 ℃可存活70 min,60 ℃ 可存活20 min,25–37 ℃可存活数周,在4 ℃条件下可以存活1 年以上,在冷冻猪肉中可存活数年。ASFV 对乙醚和氯仿敏感,2%氢氧化钠、2%–3%次氯酸钠、0.3%福尔马林等多种消毒剂均可有效灭活ASFV
 

 

2、非洲猪瘟的流行与防控对策
 
        家猪、各种野猪(非洲野猪、欧亚野猪) 和钝缘蜱属软蜱为ASFV 的宿主,其中疣猪等非洲本土野猪和部分钝缘蜱多为储存宿主。感染ASFV 的家猪、野猪、软蜱、受污染的饲料、猪肉制品以及器具(车辆、衣服、靴子、注射器) 等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猪只主要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接触传染源而被感染,也可经软蜱叮咬而被感染。已证实的ASFV 传播循环主要有3种:1) 家猪-软蜱-家猪循环;2) 家猪-家猪循环;3) 野猪-野猪循环。ASFV 在不同的循环内可以持续存在。
        防控ASF 的难点在于:1) ASFV 生物学特性复杂。该病毒属于结构复杂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的DNA 病毒。2) 饲养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目前还存在一些传统的养猪模式,大量猪场生物安全水平较低,甚至缺乏基本的消毒、隔离等措施,相关从业人员缺乏防控意识和技能。3) 国际旅游和贸易。随着国际间的贸易、旅游越来越频繁,但是缺乏严格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致使ASF 的跨地区传播成为可能。4) 早期ASF 的监测和防控技术。ASF 疫区国家缺乏有效的综合防控技术和国家层面的根除计划,致使疫情不断蔓延和扩散。5) ASF 无可用疫苗。
        总结巴西、西班牙、俄罗斯防控ASF 的经验教训,可以从正反两方面给我国防控ASF 诸多启示。巴西、西班牙成功根除ASF 的经验主要有:1) 制定国家层面的根除计划。2) 主动研发ASFV 检测技术;建立起完善高效的ASF 监测防控上报体系。3) 利用ASF 监测防控上报体系,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剔除阳性猪只,直至无疫情发生。俄罗斯未有效防控ASF的教训在于:1) 初期阶段诊断失误导致疫情扩散。2) 补偿不及时、不到位,导致部分农场主不配合,未真实上报疫情及处置情况。3) 未形成全国范围的ASF 根除计划,防控措施低效。4) 存在大规模生物安全水平较低的猪场。5) 存在部分将疫区ASFV 污染的猪肉向无疫区贩卖的违法行为。

 

 

3、非洲猪瘟疫苗研究进展

        ASFV 虽然早在20 世纪初就已被发现,但疫苗研究工作却滞后40 多年。对ASFV 感染引起的保护性免疫认识不清楚,是制约ASF 疫苗研究的主要原因。目前认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抗ASFV 感染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灭活疫苗:ASF 灭活疫苗是最先开始尝试研究的,但是绝大部分无保护作用。细胞内病毒颗粒和细胞外病毒颗粒表面的蛋白差异巨大,这种差异可能导致这两种类型病毒颗粒的免疫原性不同,这可能是灭活疫苗不能提供免疫保护的原因之一。
        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选择具有保护作用的抗原基因(p72、p54、p30、CD2v),利用杆状病毒系统进行表达。使用p54 和p30 共同免疫猪只,可以提供部分的保护作用。然而当使用p72、p54、p30 共同免疫时却不能提供保护作用。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的CD2v 可以诱导针对ASFV 强毒株的部分保护。这些抗原基因以及其他ASFV 可能的抗原基因的DNA 表达文库核酸疫苗也在研究之中,这些核酸疫苗免疫效果同亚单位疫苗相似,只能提供部分保护,有的甚至无保护。
        病毒活载体疫苗:ASFV 活病毒载体疫苗的研究,目前集中在诱导免疫应答方面。通过选用痘病毒、腺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等载体表达ASFV 保护性抗原基因(p72、p54、p30、CD2v、p12、EP153R),使用“鸡尾酒”式混合免疫或者加强免疫策略,结果发现,免疫猪只可以产生特异性抗体和CTL 反应。但这些研究还未涉及免疫保护试验,其保护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减毒活疫苗:西班牙和葡萄牙在ASF 流行期间曾使用减毒活疫苗(Live attenuated vaccines,LAV),但免疫猪只出现了慢性感染被迫弃用。ASF 减毒活疫苗具有毒株特异性,自然致弱和非靶细胞传代致弱的LAV 免疫效果迥然不同。目前LAV 存在的残余毒力、病毒血症、亚临床症状等安全性问题亟需解决。
        基因缺失疫苗:ASF 基因缺失疫苗是删除ASFV 强毒株或者弱毒株的毒力基因(TK、UK、9GL 和CD2v) 或者免疫逃避相关基因(MGF 和A238L)等,构建成疫苗候选株。基因缺失疫苗可以提供完全保护,但却存在残余毒力,免疫后可引起亚临床症状和病毒血症等问题,阻碍了其商业化进程,是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总的来说,目前的ASF 疫苗都不尽人意,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病毒活载体疫苗对于ASF的免疫效果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还需要从ASFV 基础研究入手,解析ASFV 免疫保护的分子机制以及免疫机制,提高疫苗的保护率。而减毒活疫苗和基因缺失疫苗作为弱毒性疫苗,所面临的挑战有:1) 在细胞或猪体内的遗传稳定性问题,是否会出现毒力返强或遗传特性改变?2) 毒力基因的鉴定及选择问题。3) 区别野毒感染与疫苗免疫的鉴别诊断方法。
 

 
4、现在没有疫苗该怎么做?
 
        在没有普及使用的非洲猪瘟疫苗的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对抗非洲猪瘟?我们现在既要保证市场供应,又要保证生产安全。所以建议一是种猪场和规模场净化生产,尤其是种猪场必须净化。这两场需要“健康养殖”和“拔牙清除”双管齐下。加强营养的同时,一旦检测出带有病毒必须马上清除净化。二是肉猪场考虑允许短期带毒生产。因为当小猪感染了病毒后,通过调整饲料配方,加强营养,使它的抵抗力不断增强能对抗病毒,它能存活下来,也就能保障猪肉的供应。三是屠宰场取消自检。屠宰场取消检测是因为根本没有这个必要,肉品供应和生猪养殖完全是两个概念,加上现在市场上的试剂盒质量参差不齐,他们买来自检的结果也不准确,还不如不检。
        此外,还有两件事情要注意。第一是要发展检测技术。一定要注重检测,当病毒进入体内的时候,这时候再采取措施已经晚了,所以要发展、推广更加敏感的检测技术。第二是饲料营养必须调整,尤其是蛋白质营养。非洲猪瘟是瘟疫,解决疫病最好的法子就是增强机体抵抗力。猪群健康、抵抗力力强的时候,并不会发生大面积死亡。当猪营养够,机体好的时候,它是可以对抗非洲猪瘟的。
        对抗非洲猪瘟是持久战,在禁抗和非瘟双重压力下,提高动物体本身的免疫能力才是最根本的防控手段。广州信农猪用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香桂宝,调整仔猪肠道菌群结构,促进动物消化吸收,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帮助猪只抵抗病原入侵,广州信农为客户提供更多更优秀的选择!


参考资料:王涛, 孙元, 罗玉子, 等. 非洲猪瘟防控及疫苗研发:挑战与对策. 生物工程学报, 2018, 34(12): 1931–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