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Technology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广州市信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 020-82102062
传真: 020-87433384
邮箱: gz_xinnong@163.com
地址: 广州市黄埔区瑞和路39号纳金科技产业园H6座北塔8楼
技术讲堂/ Technical School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技术中心 > 技术讲堂
如何科学使用新玉米,确保畜禽生产性能稳定


      随着新玉米的上市,因为价位相对较低,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比例也会逐渐提高。新玉米在开始使用的一段时间常常碰到诸如畜禽拉稀、饲料报酬偏高等诸多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些问题?又该怎么去解决呢?下面我们讨论一下新玉米在饲料使用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01

新玉米用作饲料原料存在哪些问题?

1、新玉米的抗性淀粉问题:

      玉米是后熟化作物,新玉米中的抗性淀粉含量最高,储存一段时间(5-6周)含量逐渐降低。烘干干燥的新玉米,由于淀粉变性,直链淀粉增多,也一定程度上影响消化率。抗性淀粉可抵抗酶的分解,在体内消化速度缓慢,使其不能完全消化而排出体外;抗性淀粉刺激肠道蠕动,减少饲料在肠道的停留时间,易引起畜禽软便甚至腹泻;抗性淀粉还可以影响其他养分吸收,这是因为抗性淀粉分子结构大,对正常淀粉及其他营养物质有物理包埋作用和屏障作用,不能被淀粉酶和其他消化酶接触,因此影响畜禽体内正常消化。

2、新玉米的水分较高问题:

       新玉米刚晒干后,含水量较大。会降低日粮中代谢能水平和粗蛋白水平,能量蛋白比例失去平衡,致使畜禽的采食量增大,转化率比较低,未消化的营养物质被肠道有害菌利用,致使畜禽的菌群失调导致畜禽腹泻。


3、新玉米的霉菌毒素问题:

       玉米在田间生长和收割期间可能会被田间霉菌毒素(像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T-2毒素和烟曲霉毒素)污染,尤其是在玉米结穗时期阴雨天气多和多湿气候地区污染更加严重。在收割、干燥及贮存过程中,没有及时将水分降低,导致在贮存或加工过程中因湿度大而滋生霉菌,这类霉菌产生的毒素主要包括赫曲霉菌毒素、黄曲霉菌毒素。霉菌能够产生大量的衍生物霉菌毒素,摄入一定量的霉菌毒素可削弱动物的免疫力,降低动物对病原的抵抗力,可使动物脏器受损(肝脏、肾脏、胃肠道和繁殖器官等)。

 


02

该怎样合理使用新玉米?

1、饲料加工工艺改进:

       玉米糊化温度为64-72℃,95℃以内糊化度随温度提升而改善。糊化后的淀粉可消化性增加,动物日增重、饲料效率、腹泻率等均随玉米淀粉糊化度的提高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善。新玉米由于水分高,在饲料调质时添加蒸汽困难,物料吸收的蒸汽量少,糊化度不高。秋末冬初气温偏低,调质温度调质时间如果偏低过短,糊化效果会更差,势必直接会影响饲喂效果。对微细玉米淀粉糊化度研究结果表明,粒度越细,颗粒的糊化温度越低,糊化结束的温度也越低。随着粒度的降低,玉米粉表面趋于粗糙,颗粒形态发生变化,比表面积增加,糊化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从加工工艺上来讲,降低玉米粉碎粒度、提高调质温度、延长调质时间等措施将有助于淀粉的糊化,提高其消化利用率,减少不利影响。


2、针对以上新玉米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

       严格把控新玉米品质,玉米收获后需及时在阳光下晾晒,或及时风干、烤干,或在储存密闭容器内加吸湿剂吸干,使之迅速干燥达到防霉含水量(13%以下)。新玉米过筛与过风,可有效减少破碎粒及杂质在玉米中的含量,从而减少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适口性也可以得到改善,新玉米的生霉粒必须控制在1%以内。新玉米收割后,适度陈化,大约一个月左右,这个过程中,抗性淀粉、非淀粉多糖会逐渐减少,陈化2周即可减少大部分抗性淀粉,陈化4周抗性淀粉才会稳定。

3、新玉米饲料配方调整策略:

       与高品质陈玉米逐步混用过渡,过渡期半个月以上,让动物肠道逐渐适应新玉米,防止畜禽应激腹泻。也可寻求玉米替代产品如小麦及其副产品、稻米、米糠、棕榈仁粕等,减少此阶段玉米的用量。使用新玉米时,由于含水量高,配制饲料能量降低,需要加入高能量原料,但不可只用油脂作为提升能量的唯一办法,以防饲料脂肪水平过高,加重畜禽腹泻、过料等症状。可通过降低菜粕、麦麸等低能量、高纤维饲料原料的使用比重,整体提升饲料配方能量水平。


分割线

      广州市信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从成立之初一直专注于植物提取物的研究与应用。公司产品利康宝主要由植物精油和多糖复配而成,配比科学,对畜禽肠道有害菌抑菌效果显著;独特的保护工艺能同时兼顾体外和体内稳定,确保产品到达肠道发挥作用;复配的植物多糖,益于肠道绒毛的修复与生长,增强动物的免疫功能和消化能力;明显改善新玉米使用所导致的畜禽水便、饲料便问题。


 



 


                                                                                                  文/付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