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Technology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广州市信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 020-82102062
传真: 020-87433384
邮箱: gz_xinnong@163.com
地址: 广州市黄埔区瑞和路39号纳金科技产业园H6座北塔8楼
技术讲堂/ Technical School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技术中心 > 技术讲堂
饮酒对身体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近日,一项发表于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该研究由多国学者共同参与,通过分析1990~2016年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694个关于个人和人群饮酒量数据源,以及592个关于酒精摄入风险的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综合系统分析了全球范围内酒精摄入与死亡、残疾及疾病之间的关系,这也是迄今为止关于全球酒精摄入引起的健康负担的最全面评估及研究。研究者向公众给出了酒精的安全摄入量——0,也就是说,对于酒精摄入,根本就无“安全”可言。这一研究成果,彻底颠覆了之前全球对于酒精的认知。
 
       
        小酌怡情,大酌伤身。为什么来自《柳叶刀》的研究却告诉我们,不论摄入量有多低,只要摄入酒精,都是不安全的?该研究抽样调查的2016年全球15~49岁的男性和女性中,酒精都是导致疾病和过早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其中女性死亡人数占27.1%,男性死亡人数占18.9%,有近1/10的死亡都是酒精造成的。那么饮酒对机体产生哪些影响呢?
 
饮酒会导致肿瘤
 
        饮酒时摄入的酒精经转化后形成的乙醛,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Ⅰ类致癌物,容易增加癌症的患病风险。众所周知,大量饮酒有害身体健康。新西兰科学家曾发表文章表明,酒精摄入至少与7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升高有关,其中41%的口腔癌,23%的喉癌,22%的肝癌和21%的食管癌均于饮酒相关。
 

 
 
饮酒有损脑认知功能
 
        2017年,同样是医学领域顶级期刊The BMJ发表了一篇文章,该研究结果指出:即便是适度饮酒,也能危害人脑组织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
        研究发现,整体来看饮酒的量越大,脑组织受影响的程度越严重,其中以海马萎缩更突出。与不饮酒者相比,适度饮酒者海马萎缩程度是前者3倍;而轻度饮酒者海马萎缩程度与前者相比,既无优势也无劣势。除此之外,饮酒量与灰质密度降低程度、白质显微结构完整性密切相关。
认知测试显示,与不饮酒者相比,饮酒量越大者其词汇流畅性下降得越快。而语义流畅性和单词记忆虽也有下降趋势,但统计学上无显著区别。且轻度饮酒并不能提高大脑认知功能。

 

 
饮酒没有安全阈值
 
        既然大饮伤身,那么小酌怡情为什么也不可以?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酒精在体内是如何代谢的。酒精在人体代谢吸收的过程其实很简单,主要靠两种酶: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饮酒5分钟后酒精就会进入血液,两个小时左右就会被人体全部代谢吸收。酒精进入人体后,体内的乙醇脱氢酶会先把少部分酒精转化为乙醛,剩下大部分进入肝脏,通过肝脏的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然后再依靠乙醛脱氢酶和肝内的P450把乙醛氧化为乙酸、二氧化碳和水。如果乙醛没有被乙醛脱氢酶完全转化,那么它就会造成造血干细胞DNA损伤。如果不能修复DNA损伤,则这种损伤将成为永久性的,造成免疫缺陷,增加癌症的发生率。

 

        一年前,《英国医学杂志》上曾发表一项队列研究,即使一周饮8~12杯啤酒,也会导致大脑海马体发生变性和萎缩,其白质结构也发生改变,从而对认知、记忆等功能造成损伤。半年前,在《自然》杂志上先后有两篇重磅研究指出,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会导致DNA双链断裂,进而引发染色体重排,造成干细胞DNA永久性伤害,提高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
        由剑桥大学研究者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也表明,酒精摄入与中风、心肌梗死之外的冠心病、心衰、致命性高血压、致命性主动脉瘤等心血管疾病保持正相关。大数据表明,在这些疾病上,喝酒是没有所谓的安全阈值的。也就是说,只要喝酒,疾病风险就要高于那些不喝酒的健康人。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然而国外多项研究表明,每天饮酒量25克也超过了酒精的预警防线。考虑到各国人群基本情况和身体素质各不相同,我国可能还需要进行大样本的临床调查研究,或许不久的将来会重新定义健康饮酒的最适合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