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Technology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广州市信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 020-82102062
传真: 020-87433384
邮箱: gz_xinnong@163.com
地址: 广州市黄埔区瑞和路39号纳金科技产业园H6座北塔8楼
技术讲堂/ Technical School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技术中心 > 技术讲堂
罗非鱼的饲养管理
作 者:董 俊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罗非鱼的鱼苗、成鱼阶段的养殖技术和方法,包括水质的调节管理、越冬管理,以及鱼苗、成鱼的疾病防治。另外介绍了罗非鱼的精养和混养模式的饲养管理,提高养殖的效益。
关键词:罗非鱼;水质;疾病防治

一. 罗非鱼的介绍:
        罗非鱼是热带鱼类,原产于非洲。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属。罗非鱼具有食性杂、生长快、抗病鱼抗逆性强、肉质好、繁殖力强,易饲养、产量高。罗非鱼食性广泛,大多为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甚贪食,摄食量大;生长迅速,尤以幼鱼期生长更快。罗非鱼生长与温度有密切关系,生长温度16-38℃,适温22-35℃。同时可在淡水或咸淡水中的网箱、池塘、流水池,循环水系统种养殖。现在养殖最多的罗非鱼品种有奥尼罗非鱼、吉富罗非鱼、尼罗罗非鱼为主,但是有资料显示,奥尼罗非鱼抗病力强、生长快、出肉率高、同时耐寒耐低氧。

二.生理特点:
       罗非鱼具有食性杂、耐低氧、不耐低高温,繁殖强等特点:
1.食性杂:罗非鱼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池塘中的罗非鱼,消化道内含物大部分是有机碎屑及其他植物性饲料(如水草类、商品饲料等等),其次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少量底栖动物。
2.耐低氧:罗非鱼耐低氧能力很强,窒息点为0.07-0.23毫克/升,水中溶氧1.6毫克/升时,罗非鱼仍能生活和繁殖。水中溶氧3毫克/升以上时,生长不受影响。
3.不耐低高温:罗非鱼的生存温度范围为16-38℃。当水温低于15℃时,罗非鱼处于休眠状态。罗非鱼最高临界温度约40-41℃,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8-32℃,罗非鱼繁殖温度在20℃以上。
4.繁殖强:罗非鱼性成熟早,产卵周期短,口腔孵育幼鱼,繁殖条件要求不高,大水面积静止水体内自然繁殖。罗非鱼6个月即达性成熟,重200克左右的雌鱼,怀卵量多在1000-1500粒左右,繁殖期间,雄鱼有美丽的婚烟色彩,腹部有肛门和泌尿生殖孔两个口,挤压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雌鱼腹部有3个孔,即肛门、生殖孔和泌尿孔。水温18-32℃,成熟雌鱼进窝配对,产出成熟卵子并立刻将其含于口腔,使卵子受精,受精卵在雌鱼口腔内发育,水温25-30时4-5天即可孵出幼鱼,幼鱼至卵黄囊消失并具有一定能力时离开母体。

三. 罗非鱼鱼苗养殖:
         3月中旬之后,水温、气温开始回升、稳,正好是投放鱼苗的最佳时期。
        鱼苗阶段饲养管理:
1
鱼塘的消毒:鱼塘清理好,要多晒几天,再用生石灰消毒。
2
引水:引水到池塘要注意用筛网防止野杂鱼和垃圾进入池塘。池塘加入水深到80—100cm,放入鱼苗在逐渐加入水量,达到2-3米为宜。
3
 水温的测量:对气温和水温要经常性测量,当天气稳定、水温上升到20度以上时,以后温度继续稳定和上升才可以投放鱼苗。
4
杀虫杀菌:放入鱼苗前对水体进行杀虫、杀菌一次。
5
 放养密度与规格:挑选纯度高、规格整齐、体格健康的鱼苗。每亩放养2000—3000尾。
6
罗非鱼鱼苗饲料:饲料选择要求粗蛋白是28-32%全价颗粒饲料,饲喂量是体重的3-5%。每天投喂2次,上午11点和下午4点饲喂,投喂饲料时要注意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要求。
7
罗非鱼鱼苗阶段常见的疾病:
罗非鱼鱼苗常见的有水霉病、小瓜虫、车轮虫、三代虫、指环虫等寄生虫病较多。苗种下池前用5%的食盐水或每升0.1毫克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10-15分钟。
    (1) 水霉防治:
        罗非鱼进入越冬池后用二氧化氯0.3g/立方米-0.5g/立方米全池泼洒,预防细菌感染;发病时可以用亚甲基兰0.3g/立方米-0.5g/立方米化水全池泼洒,连用2天,效果较好。
    (2) 寄生虫防治:
       小瓜虫:鱼的腮部、体表、背部有肉眼可见的白色小点状囊包,严重时体表,鳃丝有白色薄膜覆盖在病灶,同时出现腐烂。用敌百虫2克/立方米全池泼洒。全池泼洒瓜虫灵6克/立方米可以有效的杀灭小瓜虫。
       车轮虫:水体中含有大量的有机体时,车轮虫大量繁殖,鱼的鳃、皮肤都有大量的车轮虫寄生。鳃丝粘液分泌较多,造成鱼的呼吸困难。防治:发病时全池泼洒0.7克/立方米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严重时连续用3-5天,或者用福尔马林15-20毫克/立方米全池泼洒。
       指环虫:病鱼腮浮肿、鳃盖张开,腮部附有大量的污物,鳃丝变得灰暗,苍白,呼吸困难。用浓度为0.3克/立方米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续2天。或者用0.1-0.2克/立方米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20-40分钟。

四.水质管理:
 (1).鱼苗下塘后要保持水体成茶褐色、透明度在25—30cm,每周施肥一次。150—200kg/亩次。当天气晴朗,透明度大于30cm可以适当的投些有机肥。水质过肥要减少或停止施肥,同时在向池塘注入新水。遇到高温天气要换水,换去池水的20—30%。水质指标的要求:氨氮0.1—0.3mg /L;溶解氧3—7mg/L;pH保持在6.5—8.8;碱度:100—200mg/L;温度:18—32度。
(2).罗非鱼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是合理的施肥可以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从而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增加水中的溶氧。同时浮游植物可以当作罗非鱼的天然饵料。
(3).养殖时,要经常换新水,溶氧要保持3mg/L以上,保持水质清新,防止浮头、泛塘。5-10月份温度高,水质变化快,投喂量大,鱼排泄量大,易造成水质变坏。及时加注20cm,调节水温和溶氧。
(4).养殖密度大,有机体耗氧快,水体易缺氧。不仅要注入新水,还要同时合理增开增氧机,使水体中溶氧充足。在炎热天气多开增氧机,防止缺氧,上午3:00—8:00,下午12:00—15:00开增氧机。
(5).生石灰不仅可以调节pH,可以用来杀害水中的有害菌。并使地泥释放无机盐,增加水体的肥度。调节水体成微碱性,改良水质,改变水体的生物群落。
(6)EM光合细菌调节水质:EM主要有放线菌、乳酸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EM菌液渗入水体后,其群体作用能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质,调整养殖生态环境,增加水中溶氧量(氧气),促进养殖生态系中的正常菌群和有益藻类活化生长,保持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EM菌液中的光合菌还能利用水中的硫化氢、有机酸、氨及氨基酸兼有反硝化作用中去除水中有害菌,因而能使养殖池中的排泄物和残饵污染得到净化,改善水质,减少鱼病。

五.越冬管理:
       罗非鱼属于热带鱼类,温度不能够低于18度,冬天温度低,必须加强冬季罗非鱼的饲养越冬管理。
1
要采用合适的越冬方法,用盖薄膜池塘大棚和铁架盖薄膜相结合的越冬方式,水温在16-23度。同时有余热水过冬方式,保持温度为24度以上。
2
加强越冬管理:关键在于罗非鱼进池的时间、鱼池的消毒、鱼种的处理、放养密度。饲养管理和水温调节,放养密度多为15-25尾/立方米,体长10cm以下的鱼200尾/立方米。条件较好的鱼池可放养30尾/立方米,鱼种400-500尾/立方米。越冬时水质较差,温度低,鱼易发病,做好鱼病的预防工作。坚持定期消毒,保证水中溶氧,浮头时开增氧机,不要使鱼受伤,保持水质清新,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3
越冬池的水温维持在24-32度,罗非鱼可以正常投喂少量饲料。罗非鱼入池后1-3天,饲喂配合饲料。要求饲料的粗蛋白达到30%以上,并适量投喂青绿饲料。坚持多次少量,不留饲料为好。
4
要坚持每天测量水温,观察鱼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做好水质调节工作,每月换一次水,换水为1/3。换水注意温度的调节,使水温保持24-32度,温差为不超过2度。
5
病害防治:罗非鱼的越冬时间长,密度较大,水质相对较差,鱼的活动少、摄食量少,所以易发病。严防水温骤变,越冬前操作不让鱼受伤,越冬池要严格消毒后才能放养罗非鱼,池水用生石灰10kg/亩~20kg/亩消毒。在水温在18-20度是易患小瓜虫病、三代虫病、车轮虫病、细菌性烂鳃,要用亚甲基蓝消毒10-15分钟,0.3g/立方米~0.5g/立方米化水全池泼洒,连用2天,效果较好,细菌性疾病用二氧化氯0.3g/立方米~0.5g/立方米全池泼洒。在养殖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精养罗非鱼的饲养管理:
1.巡塘:每天要早晚巡塘,观察鱼的进食情况、水质变化、鱼的活动。及时发现在饲养中出现的问题。在遇到闷热、打雷时要注意巡塘,防止浮头,泛池,外逃。做好温水和气温的测量。同时要对水体pH的测量,测量水体的透明度,做好养殖记录。
2
防治鱼病:一是鱼种的消毒;鱼苗下塘前要用5%的食盐水或0.1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10—15分钟。二是定期消毒,10—15天用生石灰按每亩15—20 kg进行全池泼洒。每月一到二次调节池水pH到微碱性,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池塘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善水质。三是开增氧机,当溶氧低,鱼有轻度浮头即可开机。在鱼病多发季节做好预防,定期对食台消毒。半个月用漂白粉250g加水适量溶化后在进行泼洒或定期进行药物挂袋,每袋用量250g,连续3天。
     常见的罗非鱼疾病以及治疗方法:
    (1).运动性气单胞菌:
          肠炎型:体色发黑、浮游水面、离群独游、食欲减退、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防治:改善水体中的养殖环境,每100kg鱼用土霉素1—3g伴料饲喂,连续3、5天。
          体表型:体表成斑块状溃烂、体表充血、肌肉外露、成红色斑块状病灶、严重时可成洞穴状。防治:用强氯精全池泼洒,3天1疗程。并视情况内服土霉素。
    (2).假单胞菌病:症状:眼球突出或浑浊发白、腹部膨胀。防治:该病只会感染不健康的、抗病毒力弱的罗非鱼。所以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水质良好,注意环境卫生,小心操作,勿伤鱼。发病的鱼用溴氯海因0.004—0.005g/L。全池泼洒,同时饲喂维生素C5g/kg饲料和免疫多糖10g/kg饲料。
    (3).爱德华菌病:病鱼体色发黑、腹部膨大、肛门突出、眼球突出或发白、体表膨胀发炎、背鳍、尾鳍后端坏死发白。防疗:放养密度要合理,池塘要经常消毒,换注新水。发病时要漂白粉(0.1g/立方米)全池消毒,同时内服大蒜素,一天一次,连用3天。
    (4).链球菌病:病鱼体色发黑、眼球发浑浊、发白。腹部点状出血、鳃盖出血。防治:避免密度过高,加强饲养管理。用二氧化氯0. 3-0. 5g/立方米全池泼洒消毒。同时饲喂大蒜素,连喂3-5天。第5天后用益生素0. 5-0. 8g/立方米全池泼洒。
    (5).竖鳞病:病鱼发黑浮游水表、游动缓慢、体表粗糙、鱼鳞向外张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有腹水,同时肝脾肿大。防治:加强投喂营养,保持水质清新。病鱼用强氯精全池泼洒浓度到0.3g/立方米,3天一个疗程。同时可以注射硫酸链霉素15-20mg/kg。
    (6).细菌性烂鳃病:鱼体色发黑、呼吸困难、鳃丝肿胀,有大量粘液、鳃丝腐烂。防治:多向水中泼洒光合细菌,同时向水中泼洒生石灰0.15-2g/立方米,2周一次。全池泼洒高锰酸钾成0.3 g/立方米浓度。或者可以向水中泼洒漂白粉浓度为0.1 g/立方米7天一个疗程。
3.消除水害:注意对车轮虫、斜管虫、三代虫等虫害的灭杀。先杀虫后杀菌的原则。避免虫害和水霉病菌的滋生,侵害罗非鱼幼苗。并对蛇类、虫类、蛙类的驱赶及清理。避免对鱼苗的侵害,减少鱼苗的损耗。
4
投喂饲料:
   (1).育苗阶段选择高蛋白,优质的粉状型饲料为主要饵料,以少量多餐为基础。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按比例进行投饵。育苗阶段应选择较长距离的位置为宜,确保鱼苗摄食均匀,生长速度平均,适时在饲料中加入抗菌、护肝及保健药物,提高鱼的抗病毒和免疫力。
   (2).过度的饲喂饲料不仅浪费,而且造成水质的恶化。当前罗非鱼以高密度养殖、尤其在5-10月份罗非鱼生长快,容易造成投喂饲料过度,造成水质恶化,病害爆发。初期饲料蛋白为30-32%,每天投喂饲料的量为鱼体重的3-5%。当鱼达到200g左右时,降低饲料蛋白为26-30%,每天投喂饲料为鱼体重的2%。当鱼体重达到300左右时,饲料的蛋白调高到35%,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2%。此时罗非鱼进入生长最快阶段,要根据池塘的面积多加食台。每天投喂2次,分别为上午8:00左右和下午4:00左右。投喂量还应和天气、水质、摄食情况进行调整,增加或者减少投喂量。

七.罗非鱼的混养模式:
        罗非鱼的混养模式很多,有和草鱼、鲢鳙鱼、鲈鱼、南美白对虾等混养的,目前来看与草鱼的混养较多,偶尔放养些鲢鳙鱼,净化水质。
1
放养规格和密度:4月份放养罗非鱼200g以上1500-2000尾/亩,同年11月份放养草鱼500g以上放养200-300尾/亩,放养的规格都是大规格鱼种,放养的比例为:罗非鱼与草鱼比例为8:2。
2.饲料投喂:每天11点和下午4点投喂2次饲料,养殖草鱼饲喂蛋白为26%浮水性草鱼颗粒饲料,放养罗非鱼是投喂蛋白为28%浮性罗非鱼颗粒饲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3%,阴雨天减少或不投喂饲料。
3
日常管理:
  保持水深在2米以上,高温天气注意开增氧机,下午2点到4点。
  每天注意巡塘,观察池塘的水质变化、鱼的摄食情况、每个星期注意抽测罗非鱼的生长情况,注意作好记录。

八.罗非鱼管理的总结:
        罗非鱼在饲养过程中加强日常管理,坚持日夜巡塘,每天测定水温、气温、检查吃食情况,有无浮头,及时清理食台的残饵及污物。每周测一次pH、透明度。发现浮头症状,及时开增氧机。及时停止施肥、减少投喂而饵料。发现死鱼及时发现病因,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1. 朱华平,大规格罗非鱼养殖技术,现代农业科学,广州,2009
2. 朱佳杰,放养规格、养殖密度、水深对罗非鱼的影响,水产科技情报,南宁,2012
3. 王万东,吉福罗非鱼养殖技术,养殖与饲料,福建,2007
4. 车南青,罗非鱼养殖的病害防治,渔业致富指南,茂名,2012
5. 冉春丽,罗非鱼池塘养殖水质调控技术,技术交流,广东,2013
6. 李浩波,罗非鱼养殖过程中水质调控技术要点,广东饲料,广州,2010
7. 李星星,罗非鱼养殖技术,农技服务,遵义,2008
8. 罗非鱼的养殖6要点,实用技术,渔业致富指南,2012
9. 廖军湖,浅谈罗非鱼养殖管理技术,农家之友,南宁,2010
10. 潘芳华,无公害化罗非鱼养殖高产高效技术措施,大众科技,广西,2009
11. 马瑞宁,夏季高温罗非鱼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控技术探讨,农业与科技,南宁
12. 王文彬,越冬期罗非鱼的饲养管理措施,水产养殖,英山,2011